↗ 線上測驗平台:Quizizz
終於趕在第一次定期評量前把進度上完了。雖然我也知道『學會比教完更重要』,但現實的狀況是,進度一旦沒有教完,如果家長追究起來的話,第一個倒楣的肯定是我,因此拼了老命也要在段考前把進度教完。這一次,在教完進度後還有一節課的時間可以複習,於是我利用這寶貴的一節課進行複習測驗,只不過,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次不用考試卷,而是用線上測驗平台 Quizizz。
↗ Quizizz 網站:https://quizizz.com/
實施流程:
1. 建立題庫:在 Quizizz 網站上建立這一次段考範圍的題庫,並設定測驗進行模式。
題目順序(Shuffle Questions)與每題的選項(Shuffle Answer Options)我都選擇亂數出現,這樣每個學生在作答時,螢幕所出現的題目與選項就不會一模一樣。每一題作答完後,學生可以立刻看到該題的正確答案(Show Answers)。在考完所有題目後,學生可以看到自己每一題所選的答案以及正確答案(Show Quiz Review)。
另外,學生可以在答完每一題後,立刻看到自己目前的分數及排名(Show Leaderboard)。Question Timer 可以讓快手又回答正確的同學獲得更多的分數。Show Memes 可以讓每一題的立即回饋變得活潑有趣,不僅可以使用系統預設的套組,更可以自己上傳圖片,自行客制化(比如說... 讓學生自行製作後由老師上傳)。Play Music 則可以讓測驗的過程更加緊張刺激。
2. 第一次測驗:因為我們尚未達到『一生一平板』的硬體環境,所以我是將同學帶到電腦教室測驗。在說明測驗進行方式後,學生隨即開始作答。因為是第一次進行這種線上測驗,再加上每一題回答後的立即回饋,不論是答對與否、圖片回饋還是分數排名,都讓同學感到相當新奇又刺激,所以很難跟傳統紙筆測驗那樣『安靜』作答。我只能不斷提醒學生除了關心分數排名以外,正確解答更重要。
↗ 隨機出題,左右鄰居的題目跟選項順序不見得會一樣。
↗ 答對了。
↗ 有這樣的圖片回饋,即使答錯了,應該也不會太傷心。
↗ 根據每一題作答情況而不斷變動的排名。
↗ 檢視自己的作答結果,自我修正錯誤的地方。
↗ 每個人的作答結果
↗ 個別學生的作答結果
3. 檢討與第二次測驗:全班都測驗完畢後,立刻有學生說:老師,可以再考一次嗎?因為時間還充裕,所以打鐵要趁熱!我先獎勵分數前三名的學生,然後再帶著全班同學一起檢討。每一題的作答狀況,包含每個選項的作答人數甚至是作答的人都可以立即呈現,所以可以根據每一題的每個選項的選擇率來判斷學生出錯的觀念是什麼。另外,在逐題講解時,還可以特別針對正確率比較低的題目做比較充分的說明。在檢討完所有題目後,立即做第2次測驗。
↗ 每一題的作答情況一覽無遺
↗ 整體答對率由 65% 提升至 78%,因此不論是學生作答時的立即回饋或是試後檢討應該是有幫助的。
4. Homework:課堂時間畢竟有限(我能做的也有限),所以我將這一份題庫指派成家庭作業,同學可以利用課後時間自行上網練習,我則取最佳成績當作一次小考成績。
↗ Homework
跟線上即時測驗一樣,在教師端的後台同樣可以看到所有人作答的情況與結果,甚至每個人上網作答的次數(attempt)都會顯示出來。以底下這位學生為例,他總共上網做了四次測驗,答題正確率從第一次的 84% 進步到第三次的 100%。
↗ Attempt #1: 第3題、第4題答錯了
↗ Attempt #2:第3題答對、第4題仍錯
↗ Attempt #3:全對
雖然在家作答的變數太多,不過,我還是寧可相信,同學在這個不斷自我測驗的過程中,的確是有進步在發生的。
教學小心得:
老實說,一次段考範圍才考一次複習測驗真的太少了。Quizizz 有強大的後台可以即時將測驗結果以不同的方式顯示:每個人、每一題、正確率、答題狀況...等等,而且可以非常個人化,非常適合做差異化的補強教學,或是學生自學使用。如果每教完一個單元就來一次 Quizizz,或者指派成家庭作業的話,應該很容易針對全班或是個別學生容易出錯的迷思做澄清或是加強。看來我的教學進度要抓得更緊湊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