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軒國中英語第四冊第八課聽力練習。
以前 Leo 在上課本聽力練習這部分時,
大多時候就是把聽力內容播一遍,然後核對答案。
不過,自從參加林健豐老師『區分性 ABC 教學法』的研習後,
開始慢慢嘗試將這種教學模式融入不同的單元或是練習中,
看看能否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這一次就是將『區分性 ABC 教學法』融入課本的聽力練習裡,
效果十分的好,
舉手率,尤其時 C 組學生的舉手率大幅提升,課堂參與度顯著增加不少。
所謂『區分性 ABC 教學法』,簡單的說,
就是老師將要教授的內容設計成問題的形式,
而問題的難易度依照學生的程度區分成 ABC 三種不同的等級,
讓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機會參與和學習。
以這次的聽力練習來說,
在播放聽力內容前,Leo 會先問兩種類型的問題:
第一種:What word comes to your mind when you see this picture?
這個問題 Leo 會讓班上的『選手』(C 組學生)搶答。
不過,為了預防他們天馬行空式的亂答,
Leo 跟學生說,必須猜中聽力內容裡的單字才可以獲得加分。
如此,學生在聽之前,有機會先仔細觀察圖片,
然後猜猜看這一課所學的單字中,有哪些可能會出現在這張圖片裡。
另一方面,透過這種方式,多少可以降低他們對於英聽的焦慮。
![]() |
![]() |
![]() |
![]() |
![]() |
![]() |
▲
第一種的問題結束後,接下來
Please make a sentence to describe this picture.
這個任務輪流讓各組的副組長(B)或是組長(A)回答,
請學生根據圖片造一個完整的句子。
有些同學非常可愛,他們不僅看圖造句,
甚至會想辦法將先前選手(C)所提供的單字全部運用在句子裡。
也因為同學已經提供單字了,
所以也出現選手(C)舉手挑戰造句的任務,態度顯得十分積極。
▲
每張圖片經過兩輪的提問後,接著才播放英聽。
聽完後,核對答案,並給猜對單字的選手加分。
教學小省思:
舉手率上升,低頭率下降。
不過,平常只需花三分鐘就解決的單元,這次硬是花了半節課!
難怪我永遠都處在趕課的壓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