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先後在聯合新聞網看見兩篇文章,特地把他們放在一起,不知各位看倌看完後有什麼感想?

 

逾3成高中職生曾想自殺 【聯合晚報╱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2009/04/30

「你今天跟孩子說話了嗎?」青少年自殺事件頻傳,不少家長認為是偶發事件,和自己孩子無關。

但今天一份青少年身心健康與親子關係調查,赫然發現國內高達三 成以上的高中職學生曾有自殺念頭。

想自殺的主因也打破傳統觀念,「親子關係疏離」超越「課業壓力」。

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整天沒機會和父親說話,每7個學生就 有1人「昨天沒和媽媽講話」。

康健雜誌今天發表這項調查,是今年2月起針對全國4000多位高中職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在「你有沒有想過自殺」問題中,有超過三成的高中職生表示曾想自 殺;

更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高中職生曾動手自我傷害。而「親子關係」則是造成少年想自殺的原因首位,比率超過三成;

傳統觀念中認為是青少年自殺主因的「課業壓 力」落居第二。

調查發現,現代高中職生和父母的親子關係疏離,是造成自殺念頭的主要原因。

其中「父親」和孩子的關係最為疏離,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昨天沒和爸爸講過一句話」,

而近四成的青少年,每天和父親講話時間少於30分鐘。而每7個青少年,就有1人「昨天沒和媽媽說到話」。

「聊天品質不佳」就算親子聊天,話題多圍繞「生活瑣事、學業出路」打轉,

孩子覺得家長只重視課業、成就,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心理需求,關係也日漸疏離。

馬偕醫院精神科臧汝芬醫師表示,自殺是台灣年輕人第二大死因。

若再不重視青少年精神健康,精神科醫生會有看不完的「小病人」。

家長不要以工作為藉口,應多 關心、陪伴孩子。若遇到孩子的情緒問題,也要釐清原因,積極溝通。

臧汝芬也建議,校園初級預防要加強,篩檢出高危險群,並加強輔導室功能,讓孩子了解精神 疾病。 

 

改變故事,改變命運【聯合報╱洛爾(Jim Loehr)】

轉換了新職業後,我必須頻繁的出差。

我的工作性質使我不能經常待在孩子身邊,對我來說,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孩子更重要,

但是,在這段期間,我必須為事業全力打拚,獲得最大成就,成為孩子們心目中最好的人,做他們的楷模。

無論如何,這是我作為一個父親,對自己訴說的故事。

但是實情卻完全不是這樣。每當我回到家裡,就覺得自己像個陌生人。

三個兒子愈來愈不了解我,不清楚我在從事怎樣的工作。

對於我經常不見人影,他們早就習以為常,我彷彿成了邊緣人。最令我感到恐懼的是,我不知道他們會成為怎樣的人。

在事業上大放異彩,卻喪失了更寶貴的東西。這又是哪一門子的故事?

長久以來,我自認是個願意為孩子做任何事的父親,但我卻與他們漸行漸遠。

這真的是我想跟別人分享的故事?我可以接受這樣的故事嗎?我能把這個故事暫時擱在一邊,等過了幾年後,真的事業有成了,再來處理嗎?

這種虛耗生命的行為,一直困擾著我,而且愈來愈嚴重。

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挫敗,就是令兒子感到失望。但我的所作所為,卻像是要促使這個噩夢提早成真。

我覺得 內疚,想找到好一點的解決辦法,不然就是重操舊業,當一名駐院心理師,無須經常出差,只是這麼一來,我在專業上的成就也會極為有限。

為了維繫目前的事業, 我必須做點什麼,否則就會坐視我作為一個父親的故事,僵化成一齣悲劇。

真正的轉捩點發生在某一天,我對兒子作了一個簡單的承諾。

我告訴他們:

「我不在家的每一個晚上,我都會在晚上八點鐘打電話回家。你們不接電話也無所謂。

只要你們知道晚上八點時響起的電話鈴聲,是我打來的,知道我在想你們、思念你們,很想跟你們聯絡,那就好了。」

我對自己發誓,不管我人在哪裡,有多少的時差,電話都要照打不誤。

從那天起,在晚上七點五十五分和七點五十九分之間,我總會向眾人告退,好準時打電話回家。

就這樣,只要一出差,我每天晚上都會打電話回家。

令人驚喜的事發生了。

太太告訴我,孩子們不僅會接電話,還爭先恐後去接。

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父子雖然分 隔兩地,我們的心卻沒有距離。我知道他們在學校裡的動態、做什麼運動、對什麼感興趣、碰上什麼意外或倒楣事。

如果他們與人發生衝突或成績不理想,我們會透 過電話溝通。我的精力和心思,全都集中在他們身上。

每晚打電話是想讓他們知道,不論置身世界哪一個角落,我無時無刻不掛念他們,他們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 且,他們也能知道我在做些什麼。

「打電話回家」是兒子和我之間一項微不足道的例行公事,卻讓一切大大改觀,幫助我改寫了身為父親這個角色的故事。

●本文摘錄自天下文化最新出版《人生,要活對故事》。

 

記得我在國三與高三這兩個升學的非常階段,

不要說一天了,一整個禮拜沒有跟爸爸說到話甚至是見到面都算是司空見慣了。

那時雖然沒有補習(也不流行補習),可是為了拼聯考,每天都留在學校晚自習。

自習結束回到家幾乎都是晚上11點以後的事了,而那時家人早都已經就寢。

隔天一早,我六點就要出門趕公車上第一堂7:15分的課,而那時,爸爸也還在睡夢中。

所以跟爸爸一個禮拜說不到話,甚至見不到面,算是挺稀鬆平常的。

當時,可能正值青春叛逆期,所以也沒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可是,隨著年紀漸長才慢慢發掘,是不是因為這樣才造成爸爸跟我的關係並不親密呢?!

可能是因為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與感受,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贊成把國中的孩子送到補習班去補習,更不用說是送去念寄宿的私立學校了。

孩子每天晚上補習到九點甚至是十點,隔天一大早又匆匆趕著上學,如果假日還要到學校或是補習班自修,

那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培養親子間的感情呢?

 

親子關係若是破了洞,誰補得起來呢?

延伸閱讀: 你想要什麼樣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cherLeo 的頭像
    teacherLeo

    番言番語

    L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